農民代表謝舒雯
向政府討政策被相中當代表,農民代表謝舒雯說:不當高薪農民工愿回深山開茶廠
在珠三角打工雖然月薪高,但不是長久之計,還是應該回來發展自己的事業,能夠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農民代表謝舒雯
南都訊特派北京記者薛冰妮實習生鄭以振農民女代表謝舒雯在深山種茶,向政府“討政策”、“討資金”支持被相中當上代表。這名38歲的女代表說不能打一輩子工,不愿意當農民工,要當個有產業的農民,放棄了月薪7000元管理崗位回深山種茶。她還帶動當地農戶一起種茶。
現在做農業貸款很難
謝舒雯戴著一副眼鏡顯得很斯文,面對記者也顯得很淡定。她現在在連平縣上坪鎮三洞村種茶。她的職務是“農民”。其實她并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2000年,謝舒雯從佛山科技學院畢業后就一直在珠三角打工,打了六七年工,從技工到行政主管,月薪一路升到了7000元。“雖然月薪高,但打工不是長久之計。還是應該回來發展自己的事業,能夠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謝舒雯在2007年結婚了,思謀新的道路。夫妻倆回到了家鄉連平,還開過飲食店。謝舒雯就留意到了連平山區的高海拔,非常適宜種茶。但是當地農民非常貧困,收入很少,種茶也是自產自銷。于是謝舒雯開始白手起家,到農業部門等咨詢,去圖書館、上網找資料,請會炒茶的親戚給自己做技術指導,一點點學種茶采茶炒茶。
2007年的時候剛起步時,她只有公公留給他們的30多畝茶園做實驗,發現出產的茶葉品質還可以,就帶動當地的村民一起種茶。2年后她開始擴大規模,多租了50多畝地種茶,現在有了茶廠,茶園也發展到了100多畝。謝舒雯打開銷路,價格也水漲船高。剛開始他們出產的茶葉60多元一斤,今年就漲到了每斤250元。謝舒雯說在自己的帶動之下,現在村里已經有近300戶村民在種茶葉。
不過謝舒雯也有自己的苦惱,F在做農業貸款很難,扶持政策也不夠。所以去年年末她就向政府部門要政策尋求支持,要資金扶持。“正好有個代表的名額下來,我正好在找他們要政策。他們也覺得我合適就推薦了我。”
第一份建議花近3個月
第一次當代表的謝舒雯拿出自己第一份建議花了近3個月。從公示名單開始,她就在網上搜索整理資料,沒有人幫忙或者指點。這份建議的標題叫《關于加快完善貧困地區農業生產基地設施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