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蕪湖市南陵縣籍山鎮上的一片水稻田,一粒粒水稻灌漿飽滿正呈現金燦燦的光芒!霸龠^幾天,這片晚稻田就可以收割了!卑不帐∧狭昕h農民科學家程太平領著安徽省農科院的專家們一同查看他的“南陵早2號”的田間性狀表現。
在程太平的心里有一個長達數十年的夢想,如今正在一步步實現。作為生活在沿江地區雙季稻種植地域的他,對水稻“雙搶”的苦記憶猶深!翱嗑涂嘣凇p搶’時間太短,勞動量太大”。程太平告訴記者,長江流域傳統的雙季稻模式單一,即“中熟早稻+中熟晚稻”,收早稻種晚稻一環緊扣一環。農民出身的程太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潛心培育能改變這一問題的水稻新品種。他查閱并分析本地多年來的氣象資料,結合雙季稻生產面臨的現狀,把育種目標鎖定在特早熟早稻新品種選育上,2012年育成第一個特早熟早稻“化感2205”,并把特早熟早稻品種與直播栽培技術相結合,為特早熟早稻產量水平的穩定提高創造了必備條件。2017年,程太平著手選育“早晚兼用”高產型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號”,讓早稻收割時間大大提前,使得雙季稻“雙搶”時間大幅增加,達30多天,也就不用那么緊張了。
在育成好品種、解決了雙搶的時間差問題后,又一個更深層次的夢想再次在程太平的心中萌生:當兩季水稻成熟期均早早提前后,能否在秋季再種一季油菜?他提出了“油-稻-稻”連作直播種植的想法!斑@可是響應國家擴大油料作物的大好事,我們一定支持!但品種、農機、農藝一定要配套跟上!卑不帐∞r技協聯合會會長龔傳勝得知他的需求后當即表示。
時值秋收秋種關鍵時期,為落實“油-稻-稻”種植模式,提前完善技術方案,為生產創造條件。龔傳勝特地帶著兩位專家專程來到南陵進行現場指教。安徽省農科院的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侯樹敏、水稻所研究員吳敬德仔細了解程太平育種的前后以及目前的種植方式后,又詢問了不少細節問題!啊狭暝2號’兩季稻連作總生育期控制在150天左右,這為后茬油菜生長提供了寬裕的時間!焙顦涿粼u價道!敖衲旮邷責岷,很多種一季稻的地區嚴重減產。雙季稻反而避開了高溫季,晚稻這一季能達到這樣多穗、結實率高的表現相當不錯!眳蔷吹卵芯繂T肯定地點頭道。侯老師還特地帶來了全國各地的10多個早熟油菜品種讓程太平進行試種,仔細叮囑程太平油菜種植技術的細節:“草害封閉要做好,種子最好包衣。施肥和抗菌核病防治一定要重視。收割建議采取分段式收割,給水稻生育期提供時間……”兩位專家交代多多,并讓程太平有問題隨時電話聯系。
“種糧本是農民的分內事,這些專家們都是來幫我的忙啊,特別感謝他們。我們當地有一句農諺叫做‘種油不掙錢,回頭看看田’。意思是種油菜雖然不掙錢,可是肥田啊。今年秋天第一次嘗試種植油菜。只要能夠種植出來,并能在這十幾個油菜品種中發現一兩個適合本地‘油-稻-稻’種植模式的早熟品種。今年能順利實現季節銜接對我來講就是向成功邁出的重要一步!”程太平充滿期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