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民發發 » 資訊 » 三農科技 » 農業創富 » 張石:從“金融高管”到“養牛達人”

                                                張石:從“金融高管”到“養牛達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發布時間:2022-01-15  瀏覽次數:109
                                                導讀:安徽泗縣地處淮北平原東部,氣候溫暖、濕潤,適合各種農作物和牧草生長,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共福園畜牧養殖有限...

                                                安徽泗縣地處淮北平原東部,氣候溫暖、濕潤,適合各種農作物和牧草生長,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共福園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簡稱:共福園公司)就是一個典型代表。近日,記者前往泗縣采訪了共福園公司董事長張石,聆聽了他的創富故事。

                                                微信圖片_20220114192157.jpg

                                                安徽農業大學教授、應用生物科學專業負責人王力生與張石(右)在共福園牛場討論飼料的干物質和飼料攪拌情況

                                                起航

                                                1988年10月,張石出生于泗縣瓦坊鄉小朱場莊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2010年,他畢業于上海托普信息技術學院,之后順利地在上海找到了從事與股票、基金相關的銷售工作。由于工作勤奮踏實,一年多時間,他就從基層銷售人員做到了部門經理,收入可觀。兩年后,張石手里有了一些積蓄。2012年,他聽從朋友勸說,第一次投身創業,當時的張石意氣風發,覺得沒有什么是自己做不了的。沒承想,躊躇滿志的他卻遇上股市大跌,賠光了所有積蓄。

                                                痛定思痛,張石決定從頭再來。2014年初經朋友介紹,他入職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因有工作經驗,不到半年時間就被提拔為公司銷售總監。后來,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事業發展可謂蒸蒸日上。

                                                但張石卻重新作出了選擇,主要原因竟是因為父親。張石說,父親當年搞家禽養殖創業失敗的經歷,始終影響著他,從小便在心中埋下一顆創業的種子,立志長大后要奉獻家鄉、建設家鄉,圓父親未竟的創業夢。在外打拼的幾年里,他從未忘記這個夢想。內心深處一直回蕩一個聲音:趁自己年輕,返鄉創業,發展家鄉!伴隨著年歲的增長,這個聲音愈發強烈。2015年春節期間,張石下定了返鄉創業的決心,并向父親坦陳了自己的想法。

                                                “剛開始父親并不同意。因為20世紀90年代,父親就是從養雞行業起家的,在地方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曾榮獲‘安徽省勞動模范’稱號?上Ш髞黼u場在非典和禽流感的雙重夾擊下,因經營不善而失敗,負債累累!睆埵f,后來他上大學的學費都是姐姐給的,所以父親內心反對他走這條充滿風險的創業路。

                                                面對父親的反對,張石明白是父親出于對自己的疼愛。但父親越是反對,他越想要干出一番事業,向父親證明自己可以,更重要的是他想帶動一方百姓致富。經過多次溝通,父親明白了張石的創業志向,最終才松了口。

                                                微信圖片_20220114192208.jpg

                                                張石在屠宰場向客戶介紹定制牛肋排

                                                帶著積累資金和管理經驗,張石2016年初回到家鄉。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調研。沒多久他幾乎跑遍了泗縣各個鄉鎮,走訪了當地的致富帶頭人、能人、大戶200多家,并多次到泗縣政府涉農部門咨詢,最終確定走畜牧養殖的路子。張石說,原來專業經常做數據分析,后來根據牛行情曲線走勢圖判斷,未來養牛這個行業不會差。當時考察發現了市場缺口,國內牛肉進口量46%還多。

                                                那年9月,張石在泗縣草溝鎮秦橋村創辦了共福園公司。張石解釋,“共福園”就是共福、共享、共富,以和為貴;創新、創業、創路,惠民為本。

                                                微信圖片_20220114192217.jpg

                                                共福園牛場

                                                堅守

                                                萬事開頭難。

                                                2016年10月初,第一批55頭牛被運到養殖場,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挑戰。張石說牛的食草量驚人,因沒有考慮周全,買牛時錯過了收儲季節,導致粗飼草儲備嚴重不足,牛到家卻沒有草吃,這說出去簡直是個笑話。于是,他沒日沒夜地驅車到處找草,加上很多親戚朋友的幫忙,雖然好不容易解決了草的問題,但當時的價格是正常收儲季節的兩倍。這個教訓讓張石印象非常深刻。

                                                張石說,更慘的是2017年元旦,他從吉林省遼源市采購了60頭小牛,因為缺乏經驗,他沒有考慮到元旦期間高速路況的問題,就帶著小牛急匆匆地踏上返程路。結果運輸車輛上路后,在遼寧境內遭遇了近40個小時的堵車,最后實在沒辦法,只能選擇繞路到大連,先通過渤海輪渡到山東,再轉運到泗縣牛場。1600多公里的路,整整走了近80小時,花了正常時間的近4倍,他的無奈與焦慮難以用言語形容。盡管最后小牛安全到達牛場了,但是由于路上耽擱時間太久,外加天氣寒冷,很多牛脫水嚴重,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心急如焚的張石四處找獸醫為?床,一個人在牛場從年里忙活到年外,還是沒能把所有牛都保住,最終傷亡了10頭小牛,直接損失10萬余元。這對張石來說,又是一次慘痛的教訓。

                                                “創業后才知道,要想干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并非易事!睆埵f,自從共福園公司成立,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出現,粗飼草儲備不足、小牛運輸途中遭傷亡、養殖水平低下等各種困難,有些困難咬咬牙就挺過去了,但有些困難險些動搖他的初心。倍感艱辛時,張石時常會想起在上海的日子。他說,那時候坐在辦公室里,風不打頭,雨不打臉,收入頗豐。對比當下的窘境,他甚至一度懷疑自己這條創業路是否走錯了?父親當初反對自己創業是不是正確的?一遍遍地問自己。

                                                面對挫折,父親并沒有埋怨,更多的是鼓勵。他告訴張石:“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家人都會想辦法幫你一起渡過難關!备赣H的鼓勵是對張石莫大的支持。張石開始查找原因、總結教訓,同時也在安慰自己或許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點,情況可能就會完全不同。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知道情況后,也給予了張石很多幫助,就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聽說他的情況后,也主動幫他對接農業高校資源和一些專家教授,從技術、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指導,為共福園公司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h團委了解張石的創業事跡后,也積極幫他引薦資源等。這一切,都讓張石倍加感動,他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他說:“創業路上并不孤單,不是我一個人在奮斗。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幫助和期望!

                                                張石說,想想改革開放初期那些篳路藍縷的創業前輩們,哪個不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進入新時代,創業環境和政策比那時優越得太多了,因此我們這一代創業者是幸運的。

                                                微信圖片_20220114192227.jpg

                                                收儲的麥草

                                                創新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養牛事業逐漸穩定下來,但張石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比如本地養牛的科學化水平很低,大多數養牛人依然采取傳統養殖方式。如何科學開展畜牧養殖、讓牛場的利益最大化,成為張石亟須破解的課題。

                                                這道題怎么解?張石認為,首先要學習科學養殖知識,然后再用于實踐。于是,張石買來一大堆專業書籍,忙完牛場里的事,就去“啃”書本,上網向全國各地的畜牧養殖高手、農業專家請教、交流。張石說再忙也不會放棄每次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每次筆記都是記得滿滿的。只要聽說哪里牛養得好,不管路途有多遠,他都會去學習、請教。數月的時間,他求教的腳步幾乎踏遍半個中國,一邊學習一邊改進飼喂方式。他告訴記者,傳統養殖多數是先粗料后精料,同時多數以拴養為主。首先,牛得不到充分的運動,確定不了牛攝入的營養是否均衡,受到人為因素干擾很大。其次,先粗料后精料,會讓每一頭牛吃的東西不一樣,營養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長期下來,導致很多牛出現營養不良?茖W養殖,首先采用全日糧TMR攪拌機將當頓所有飼料進行全部混合,干物質控制在50%左右,均勻攪拌后,確保每一頭牛吃到的每一口的營養是均衡的。其次,公司會定期做營養檢測,根據檢測結果來進行肉牛不同生長階段飼料配方調整。通過不懈的努力,張石成功將牛的平均月增重從不到70斤提升至90斤以上,同時帶動了很多養牛戶改變了飼喂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經濟效益。當地養牛戶提起張石都會豎起大拇指。

                                                隨著養牛數量的增加,張石發現牛吃得多,排泄量也十分驚人,按照標準化建設的牛糞場根本不夠用,想要往外處理,又發現當地除了午收和秋收季節老百姓需要牛糞外,其他時間白送都沒人要。如何解決牛糞資源化利用問題,張石想了很久,他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愛研究的張石,又一股腦地扎進解決牛糞問題的學習中。2017年4月,他從網上了解到牛糞可養殖蚯蚓、種植雙孢菇等好多辦法。深入了解后,張石發現這兩個方法都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撐。到哪里去學技術呢?說來也巧,張石從媒體上看到一例成功用牛糞養殖蚯蚓的創業故事,于是他又踏上取經學習的旅程。同年6月,張石開始著手蚯蚓養殖。其間,他發現蚯蚓的用處太多了,特別是蚯蚓處理完牛糞后產出的蚯蚓糞,竟然還是個搶手的“天然有機肥”。這點給張石帶來非常大的啟發,他認為搞好養殖業應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作為關鍵。于是他重新設計自己企業的發展路線——從單純的肉牛養殖改為走綠色循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路子。為了響應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號召,他說,公司于2021年初投資建設年產兩萬噸生物有機肥廠,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循環養殖模式解決了牛糞處理問題,公司發展漸入佳境。盡管如此,張石深知,肉牛養殖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牛本身。要想從根本上提升企業效益,關鍵還是要從源頭抓起——購買好的牛。事實上,從創業到現在,他從未停止過尋找最佳牛源的腳步。張石曾驅車深入錫林郭勒草原、興安盟、呼倫貝爾和云南等多地尋找好牛。在云南,他租用當地老百姓的摩托車,花了21天跑了昆明、大理、麗江等多個縣區了解牛源情況,每天早上進山找牛,晚上回來做筆記;在內蒙古,張石更是幾個月長途奔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開著車子走著走著,發現地圖顯示山的另一側就是蒙古國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9月,張石在內蒙古通遼市天山一帶遇見正在放牧的蒙古族人,他們的?雌饋韨頭大、精神好。他趕緊停下車,上前攀談。經過詳細了解,張石驚喜地發現,眼前的這些放山牛就是他一直想找的“寶貝!薄@種牛不僅骨架大、好喂養、增重快、抗病能力強,而且直接從牧人手里批發購買的話,每頭成本價格比市場價低300元左右。

                                                張石喜出望外,很快就進行第一批采購;丶抑,經過精心飼喂,這批牛上市后果然不負眾望,平均每頭比平常的牛多賣出200~300元。一年下來為張石增加了幾十萬元的盈利,共福園公司的收益曲線迎來重大轉折。此后,張石就與內蒙古牧人達成了長期合作,不僅如此,張石還在牛源地招聘了一名管理人員,專門為他新采購的牛提供疫苗接種、運前休憩等服務,最大程度減少牛在運輸過程中的傷亡。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可以說張石在買牛的環節就花掉了一般養牛人數倍的精力和費用,但一切都是值得的。直至現在,這種源自通遼的放山牛仍然是共福園公司的主力的品種。

                                                為了把牛賣上好價格,張石驅車到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等地,與牛肉批發商和肉牛屠宰場進行洽談。因為牛源好、飼養科學,張石和鄉親們的牛受到了很多屠宰場老板的青睞。經過一輪輪的口碑發酵,牛的銷售渠道越來越寬,銷售價格也位居全國前列。

                                                微信圖片_20220114192300.jpg

                                                蚯蚓養殖基地

                                                擔當

                                                創業一路走來,從一竅不通到行家里手,從處處碰壁到風生水起,這其中所付出的艱辛與汗水,別人無從知道,只有張石自己最懂!皠e管路有多難多遙遠,要干就給干好,付出就有收獲,這就是我最大的創業體會!睆埵f,“經過多年拼搏,換來了我們預期的成果,這份成果惠及了我身邊的老鄉們,這種巨大的成就感,就是我創業最大的樂趣!

                                                張石自信地說,共福園公司采取的“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和“龍頭帶基地”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延長了產業鏈,帶動了就業促脫貧。2016年至今,公司共帶動泗縣當地貧困戶63人就業,人均年增收2萬多元,切實幫助貧困戶增收,高效促進貧困戶脫貧奔上小康路。

                                                由于業績突出,張石榮獲多項榮譽——安徽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第五屆宿州市青年五四獎章、宿州市優秀青年企業家、農業返鄉創業先進個人、“青創10萬+”項目安徽青年創業導師。公司先后被評為(入選)宿州市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團中央“精準扶貧·助力農產品上行”項目、安徽省優秀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安徽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安徽省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主體、安徽省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

                                                微信圖片_20220114192309.jpg

                                                共福園牛場的西門塔爾牛

                                                目前,共福園公司規模已達肉牛存欄1200頭,年出欄1600余頭,年繁母牛150頭,蚯蚓養殖50畝,土地流轉320畝,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公司主攻肉牛,已經形成多元化發展模式,肉牛每日屠宰,當天直達餐桌。同時,共福園擁有線上旗艦店,線下實體——以牛肉為主題的餐飲店已經正式運營。張石說,全產業鏈的運營模式,保障了牛肉從源頭到餐桌全程可溯源,真正做到品質安全可追溯。未來三年,公司計劃持續投資5000萬元,年出欄2000頭,蚯蚓養殖200畝,果樹種植200畝,在全縣開設生鮮牛肉店4家,旨在帶動更多的人養殖、種植、就業、共富,進一步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企業帶頭人的作用。

                                                放眼未來,張石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我的愿望是打造全國一流的農村產業化龍頭企業,并將自己的家鄉泗縣打造成為一個年出欄10萬頭商品;乜h,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地方肉牛養殖邁上一個新臺階!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友情鏈接

                                                民發發農業網是幫助農戶“種的出,養得好,賣的掉”的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為農戶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發發農業網是親民的農業信息網站,助農惠民的好幫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9024770號-3
                                                 
                                                欧美xxxx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