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民發發 » 資訊 » 三農人物 » 張正才:被贊為“西域袁隆平”!這位大爺咋這么牛?

                                                張正才:被贊為“西域袁隆平”!這位大爺咋這么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發布時間:2019-07-31  瀏覽次數:9357
                                                導讀:“我只是做了一件農業科技工作者該做的事情。今后要用實際行動,實實在在做事為群眾服務!苯衲78歲的老人張正才,20年來堅持研...

                                                “我只是做了一件農業科技工作者該做的事情。今后要用實際行動,實實在在做事為群眾服務!

                                                今年78歲的老人張正才,20年來堅持研究雜交選育冬小麥高產優質品種。他培育的冬小麥新品種“新冬50號”已在新疆推廣種植逾20萬畝。

                                                被網友稱為“西域袁隆平,新疆之楷!。


                                                78歲的張正才走在新品種麥田里,是他最幸福的事情。瓦里斯江·烏馬爾江 攝

                                                這位年近八十歲的老人,頭發全白、精神矍鑠。衣著樸素的他,經常穿著一雙鞋邊開裂的布鞋,嘴里始終念叨著“時間不夠用”。

                                                為何他總說時間不夠用?看看張正才的故事你就懂了……

                                                 

                                                起早貪黑、廢寢忘食

                                                住在漏雨的土屋里搞科研

                                                 

                                                張正才畢業于新疆昌吉農校,學習農作物栽培學專業的他38年扎根農業第一線。1999年退休后,張正才通過新聞了解到新疆小麥品種匱乏、南北疆小麥優良品種不多,便立志在小麥優良品種研究上做出突破。

                                                至此,他開始利用曾經所學專業知識和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研究小麥新品種。

                                                58歲,本應是頤養天年的年紀,但張正才的雜交小麥培育之路才剛開始。

                                                為了方便研究小麥新品種,張正才說服老伴王秀云和子女離開烏魯木齊市的住所,來到新疆瑪納斯縣瑪納斯鎮山丹戶村定居,開始了冬小麥雜交選育高產優質新品種的研究工作。

                                                “夏季淺黃色短袖,秋天橄欖綠外衣,一雙鞋邊開裂的布鞋成為他的標配,附近村民都知道,村里來了一位能吃苦的‘農民’。由于吃穿很簡單,大伙以為他是真正的農民,平日見他也都在農田里!蓖跣阍普f。

                                                本以為可以度過幸福美滿晚年生活的王秀云,來到農村后,被“殘酷的現實”擊碎了所有的幻想。

                                                “大戈壁灘最后一家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房子不僅掉土,下雨時還漏雨!蓖跣阍葡蛴浾呙枋鏊麄兤D苦的居住環境。在戈壁灘居住,衛生各方面都很差,衛生間自己建,房屋掉土、漏雨,也得自己維護。

                                                不僅如此,每天最發愁的事情就是沒有吃的水,還得提上水壺到處去找著要水,“有時做飯急用,他就騎上自行車到公路邊上去跟人家要上一壺水做飯!蓖跣阍普f。

                                                張正才起早貪黑、廢寢忘食進行小麥品種研究,王秀云在農村生活很是乏味,多次想回烏魯木齊。她有時候也會幻想一下城里的退休生活:與朋友們跳一跳廣場舞,閑時在廣場上轉一轉,跟朋友聊聊天。

                                                “讓我守著幾畝地,在大戈壁灘上就度過晚年,好多次想離開!钡S著時間的過去,丈夫張正才的精神感動了王秀云,她也慢慢適應了農村生活,并安心照顧張正才的起居。

                                                 

                                                白天地里干活,晚上看書學習

                                                跑遍新疆收集小麥品種

                                                 

                                                收集優良的無轉基因麥種,構建小麥種質資源庫是張正才培育小麥新品種的關鍵所在。

                                                20年來,張正才跑遍了新疆大部分地區,還先后前往安徽、山東等地尋找產量高、耐低溫的優良麥種。

                                                平日節儉的他,卻將退休工資和孩子們給的生活費全部用到了選育小麥新品種上。但這還不夠,在瑪納斯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張正才終于有了自己的冬小麥雜交育種基地,并配套了灌溉系統。

                                                “以前水澆不上,我就買了一個三輪車,車上放著水桶,一行一行用茶壺舀著澆,F在好了,不僅有了六畝地,還有了水井!睆堈耪f。


                                                張正才在麥田里觀察小麥的成長情況。瓦里斯江·烏馬爾江 攝

                                                張正才講到,“冬小麥雜交育種選擇父母本很重要,不但要品質特別好,還要早熟、免疫性強、抗倒伏,這樣的兩個品種組合在一起,才能雜交選育出來好的后代!

                                                隨著研究的深入,張正才感到自身的理論知識已經不能再支持他繼續研究新品種,于是他白天地里干活,晚上看書學習,提高理論知識,將最新的理論知識用于選育新品種中,用實際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

                                                那段時間,妻子王秀云最擔心他的身體:“當時為了學習理論知識,吃完飯就到書桌上,休息時間都沒有,每天睡眠都不到6小時,起早貪黑翻閱書籍、記錄!

                                                張正才理論學習期間,為了記下重要知識點,他就用老辦法,翻閱一遍,記不住再寫一遍!稗r業科技方面書內容太多,根據需要的學習,邊學、邊看、邊記,害怕記不住,書合上之后,再默寫一遍,就忘不掉了。當時,只有一個想法,一定要研究出來好成果,給國家的發展,出一份力量,要不然我白拿國家的退休金了,學了這么多知識白學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小麥與抗寒葡萄研究都有收獲

                                                20年來,張正才始終堅持研究雜交選育冬小麥高產優質品種。不管春夏秋冬,白天晚上,沒有水,就人工拉水;沒有機器耕地,就自己一點一點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每天到地里,先選擇產量高、品質好、早熟、免疫性強、抗倒伏的品種,做父母本,然后剔除發育不完整的麥粒,再進行去雄、授粉等操作,每一道工序,都將決定小麥下一代的品質!


                                                張正才培育的“新冬50號”因為產量高,品質好,農民都喜歡種。瓦里斯江·烏馬爾江 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張正才終于成功培育出適宜新疆種植的冬小麥新品種“新冬50號”。該品種具有抗逆性強、產量高、耐低溫、品質優、性狀穩定等特點。

                                                目前,新疆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給張正才發了品種審定合格證!靶露50號”也已經推廣到阿克蘇、奇臺、伊犁、塔城等地,產量都在700多公斤!耙驗楫a量高,品質好,農民都喜歡種!

                                                如今,冬小麥新品種“新冬50號”已在新疆南北疆推廣種植逾20萬畝,在北疆累計銷售4100噸,平均單價4.5元,實現收入約1845萬元。

                                                #FormatImgID_3#

                                                張正才將繼續圍繞小麥、葡萄、李子、蘋果等作物開展品種選育研究。瓦里斯江·烏馬爾江 攝

                                                除了培育小麥新品種外,張正才還培育了冬天不埋土,自然越冬的抗寒葡萄。

                                                2011年,張正才坐火車前往東北,歷經9個月,拿回了東北野生山葡萄苗。與食用葡萄進行雜交培育,為食用葡萄選育育種,與原產自法國的赤霞珠葡萄品種進行雜交培育,為釀酒葡萄選育育種。

                                                經過8年的反復試驗,葡萄可抵御零下30℃的天氣安全越冬,免疫性強,顏色深紅,可以用于制作中檔葡萄酒原料。

                                                2016年,張正才他看到很多糖尿病人不適合吃面食,吃了面食血糖很高,他為了廣大的糖尿病患者,又開始致力于研究和培育低糖小麥的研究。

                                                采用基因重組理論和遠緣雜交理論,目前低糖冬小麥的糖分有所下降。但是,張正才科研之路仍在繼續。

                                                “你奮斗了就有收獲,你就有快樂!

                                                張正才的事跡傳開后,他被網友稱為“西域袁隆平,新疆之楷!。他卻坦言,“我只是做了一件農業科技工作者該做的事情,今后要用實際行動,實實在在做事為群眾服務!

                                                張正才的成功,離不開親人的支持和鼓勵,妻子王秀云也將默默地陪著他、支持他、照顧他。

                                                在成績面前,張正才并未停滯不前,他表示,將來還要繼續圍繞小麥、葡萄、李子、蘋果等作物開展品種選育研究,用畢生精力為新疆現代農業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

                                                “你奮斗了就有收獲,你就有快樂!睆堈耪f。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友情鏈接

                                                民發發農業網是幫助農戶“種的出,養得好,賣的掉”的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為農戶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發發農業網是親民的農業信息網站,助農惠民的好幫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9024770號-3
                                                 
                                                欧美xxxx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