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民發發 » 資訊 » 三農人物 » 鄉村醫生蔣大春:為了鄉親們我不離開大山

                                                鄉村醫生蔣大春:為了鄉親們我不離開大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發布時間:2013-01-08  瀏覽次數:521
                                                導讀:可以看到,你們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下,起早貪黑,默默無聞的用你們的雙腳測量了萬千大山。無怨無悔,用你們的責任呵護著百姓的健康,你們幾十年如一日,用真心為鄉親服務,用真情在演繹著白衣天使的妙手仁心。...
                                                鄉村醫生蔣大春。(新浪農業劉萬里攝影)
                                                鄉村醫生蔣大春。(新浪農業劉萬里攝影)

                                                  2012年11月11日,“中國農業銀行杯”CCTV2012年度三農人物面對面走進中國農業大學。以下為現場實錄:

                                                  劉棟棟:謝謝農大的小伙子的精彩演唱。接下來,我們今天三農人物面對面的舞臺上將會走來一個鄉村醫生,有人把他叫做中國最美的鄉村醫生,他是我們記者在走基層的過程中發現的,這名鄉村教師,一個舊摩托車、還有一個舊藥箱,整整陪他38年的時光,每天在為村民治病。他是誰呢?接下來我們通過一段短片一起走進他的生活。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鄉村醫生蔣大春!你好,蔣醫生,這就是剛剛大家在小片當中看到的最美鄉村醫生蔣大春,還是背著我們平時上山給村民們看病的這身行頭,這是一個非常破舊的醫藥箱,給在座的朋友們一起看看,非常破舊的醫藥箱,后接的嗎?

                                                  蔣大春:斷的,長年累月背在肩上,再加上受潮腐爛,帶子都斷了。

                                                  劉棟棟:背壞了多少藥箱?

                                                  蔣大春:背壞了十多個藥箱吧。

                                                  劉棟棟:你的肩膀會不會磨出老繭?

                                                  蔣大春:有老繭,還有一個大包在后背上。

                                                  劉棟棟:確實很不容易,一般像您的藥箱當中都會裝什么藥?

                                                  蔣大春:感冒用的,搶救用的,還有中藥。

                                                  劉棟棟:當初怎么想到走上做鄉村醫生這條路?

                                                  蔣大春:我12歲的時候,我的一個哥哥的女兒3歲了,當天得病,被確診為疾病肺炎,那個時候沒有醫療條件,我們山區也沒有醫生,只有幾個土醫生,都不行。第二天晚上我就陪著哥哥走了十幾里去求醫,路上我的侄女就尖叫了一聲,我的哥哥就去看,她的呼吸已經很困難,那個時候,我們就把她放下來,大概半個小時,她就離開了人世,她臨走前喊了一聲爸爸、媽媽和叔叔。

                                                  劉棟棟:大家看,其實我們蔣醫生的醫藥箱非常的不結實,這就是蔣醫生坎坷行醫的證明。

                                                  蔣大春:當時我心里很難過,我使勁的哭,老天,你剝奪了我侄女幼小的生命,而且是很多幼小的生命都被剝奪了,我當時就發誓,長大了一定當一名醫生,當一名勤勞的醫生,在我們山區為人民做一點貢獻。

                                                  劉棟棟:這時當時立下的志愿對不對?

                                                  蔣大春:這是當夢想。

                                                  劉棟棟:到今天,您正在踐行著當初的夢想。我們的記者說您從開始行醫的那天起一直把一本醫療手冊帶在身邊對不對?今天也帶過來了吧?

                                                  蔣大春:帶過來了。

                                                  劉棟棟:上面寫著赤腳醫生手冊,已經非常破舊,從我的角度看,這個紙已經非常薄,翻開扉頁還可以看到毛澤東的題字,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大巴山區的路非常崎嶇,每天騎著摩托車應該是很危險的吧?

                                                  蔣大春:很危險。路子又陡又滑,我經常在路上摔倒。

                                                  劉棟棟:在場的觀眾可以看到,我們的視頻當中,這就是蔣醫生平時要行走的路,您有沒有特別危險的經歷?比如說摔過,或者有沒有碰到危險的情況?

                                                  蔣大春:不知道摔過多少次了,我的摩托車都跟著我受了不少苦,摔得遍體鱗傷,我身上也是無數處傷疤。

                                                  劉棟棟:我們的記者在您的家里發現了一特別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照片看一看,經欠蔣醫生多少多少條,記者發現在您的家里有很多這樣的欠條,您家里有多少這樣的欠條?

                                                  蔣大春:我沒有數。

                                                  劉棟棟:為什么不數呢?

                                                  蔣大春:因為我們都是鄰居,都在一個村,這么多年都有感情了,第一次沒有錢你要給他治,第二次沒有錢還要給他治,我是抱著良心去給他治病,把他的治病治好了,他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就會去掙錢,有錢就給,沒錢就算了。

                                                  劉棟棟:真的是一個高尚的品德,配得上最美鄉村醫生的稱號。大家能看出來,我們的蔣醫生受過很多苦,有很多的委屈,但是我們的記者跟我們講,無論是碰過什么苦什么委屈,您都沒哭過,但是有一次經歷讓您落淚了,是什么經歷?

                                                  蔣大春:今年的2月15,我妻子重病,有一個村民生病了,是一個老人生病,我就去給老人治病了,家里給我打了很多電話,我沒接到,后來我回到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小便失禁,后來我及時把她搶救過來了,這時候我流淚了。

                                                  劉棟棟:她也是您工作上的好戰友、生活中的好搭檔,今天蔣大春醫生的妻子陶代美女士也來到了我們三農人物面對面的現場,有請陶代美女士,歡迎您!

                                                  大姐,您平時都做些什么?

                                                  陶代美:我平時搞點家務,跟老人看病、煮點飯、服點務、采點藥、干點農活。

                                                  劉棟棟:我覺得作為蔣醫生的妻子,您很委屈,您有沒有抱怨,生他的氣呢?

                                                  陶代美:我沒有生他的氣,我丈夫照顧病人,我也是這樣的想法。

                                                  劉棟棟:把病人照顧好,這就可以。其實我們今天在這里看到的不僅僅是蔣大春對于我們的患者、對于我們的村民行醫的種種善行,其實也是他們在大山相濡以沫的經歷,讓我們再次祝福你們。

                                                  下面的時間我們要再次交給特約評論員楊禹先生,看看你有什么問題想跟蔣大春夫婦交流?

                                                  楊禹:我相信臺下的觀眾肯定有話想問兩位,我剛才聽說蔣大夫和老伴前些日子是也及離開大山到外面生活和工作,我很好奇為什么你們選擇留下?

                                                  蔣大春:我的很多親友和孩子都希望我離開大山,我想著鄉親們在那個地方山高路陡,這么多年,我們跟鄉親建立了感情,我們走不了,我現在58歲了,還打算再干十幾年,騎摩托車不行的話我就走,萬一走不動了,就終止了,我們打算為村民貢獻一輩子。

                                                  楊禹:還有一個問題想問您,剛才我們已經看到了,您在大山里面工作了38年,我們也都知道,在過去三年,全國開展了新一輪的醫改,過去三年醫改的重點就放在基層衛生服務,您是一個大山里面最基層的鄉村醫生,我也想問問您,過去三年里面,您的工作條件有沒有得到改善?我相信一定還有很多差距,您最希望改善什么樣的工作條件?

                                                  蔣大春:我們現在希望改善的工作條件,我也說不了,因為我們山區的年輕人都出去了,我們就盡量在山區為年老的老人看好病,小孩看好病。

                                                  劉棟棟:蔣醫生這樣,您知道剛剛跟您提問的楊禹先生經常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出現,有的時候可能經過他一呼吁,很多觀眾就了解到我們鄉村醫生現在的現狀,您有沒有什么需要改善的,跟他提的,看看他能不能用輿論的手段幫咱們宣傳宣傳,幫怎么解決實際困難?

                                                  陶代美:有。他為那些農民老人、小孩服務,我也說不出話來,我們是山區的人,我走到北京來,看到這些領導和老師和記者,把我帶到北京來,我看看北京,我心里就好開心啊。

                                                  劉棟棟:大姐,您和蔣醫生兩個人回家之后,好好醞釀醞釀,商量商量,他就在北京,想好了,有什么事要跟他提的,我幫您向楊禹先生提好不好?

                                                  陶代美:好。

                                                  楊禹:其實我能夠聽出他們沒有說出口的,但是我想我們在座的大家都聽出來了,我們期待著蔣醫生和他親密的愛人能夠在他們自己喜歡的大山里工作,但其實我更期待你們能夠早一點不要這么辛苦,我也聽出來了你們身邊沒有工作的伙伴,我們就期待著電視機前看這個節目的,如果有學醫的年輕人,能不能有勇氣到大山里去接好蔣醫生的班。

                                                  劉棟棟:這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期待。接下來我們也想聽一聽三農人物觀察員衛生部項目資金監管中心主任張朝陽先生有什么感想跟大家分享?

                                                  張朝陽:非常感謝蔣大春剛才做過你的簡單事跡,我也做過鄉村醫生,但是我依然被你深深的打動著,至于剛才有同志說到醫改,其實醫改,醫療衛生是關乎到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事業,而我們的鄉村醫生正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這個新醫改目標的堅實的基礎?梢钥吹,你們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下,起早貪黑,默默無聞的用你們的雙腳測量了萬千大山。無怨無悔,用你們的責任呵護著百姓的健康,你們幾十年如一日,用真心為鄉親服務,用真情在演繹著白衣天使的妙手仁心。正是有了像你這樣的鄉村醫生,有了像你這樣的一百萬的鄉村醫生,才支撐起了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的一片藍天。我相信,億萬農民感謝你們,祖國不會忘記你們,謝謝你們!

                                                  劉棟棟:好的,謝謝張主任!在這里,我們也是要發自內心的感謝蔣醫生、感謝蔣醫生的戰友您的妻子,也正是有了像您這樣的一百萬的鄉村醫生的默默工作,我覺得你們在我們的心目中比誰都高大,向你們致敬!謝謝!

                                                  張主任給您提個要求,給他們換一個好點的醫藥箱吧。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友情鏈接

                                                民發發農業網是幫助農戶“種的出,養得好,賣的掉”的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為農戶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發發農業網是親民的農業信息網站,助農惠民的好幫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9024770號-3
                                                 
                                                欧美xxxx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