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民發發 » 資訊 » 三農人物 » 不忘初心 他四次留任只為村民過上好日子

                                                不忘初心 他四次留任只為村民過上好日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發布時間:2019-03-08  瀏覽次數:4564
                                                導讀:1月16日上午,山區氣溫零度以下,但臺州市仙居縣溪港鄉金竹溪村這個小山村卻充滿溫情,自發前來送別張新建的村民圍了里三層外三層...

                                                1月16日上午,山區氣溫零度以下,但臺州市仙居縣溪港鄉金竹溪村這個小山村卻充滿溫情,自發前來送別張新建的村民圍了里三層外三層!皬垥,別走啦!”“張書記,我們舍不得你!”“張書記,您一定要;丶铱纯!”大家緊緊地圍在“老張”周圍,你一言我一語,仿佛有說不完的話。根據組織安排,已經53歲的張新建將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仙居縣埠頭鎮振興村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兼第一書記。


                                                張新建,男,1965年4月出生,1987年6月入黨,浙江仙居人,現任臺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副調研員,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擔任市派仙居縣溪港鄉金竹溪村農村指導員、第一書記。七年間,他始終不忘初心,堅持真心實意解村民憂、排村民難、興村民利、謀村民福,被當地村民連續四次請愿留任,幫助該村從一個“有女不嫁金竹郎”的貧窮山村一躍成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省級農房改造示范村、省級衛生村、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也從原先空白增長到153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翻了兩番。張新建個人先后獲得浙江驕傲人物、浙江省最美公務員、“浙江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省市優秀農村工作指導員、省千名好支書、臺州市勞動模范等諸多榮譽。


                                                治“病”有竅門,“上山頭、下田頭、到灶頭”


                                                金竹溪村位于臺金溫三地交界處,距離仙居縣城62公里、臺州市區160公里,全村共有319戶1104人。村里20多年沒蓋過新樓,多數村民住在危舊老房里,“道路爛答答,村莊破落落,干部沒威信,規劃沒著落”,是當時村莊的真實寫照。


                                                2011年5月,臺州市選派張新建到金竹溪村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剛到村里時,恰逢村級組織換屆不久,由于村“兩委”不團結,全村58名黨員選不出一名村書記。他第一次召開村“兩委”和黨員會議,參會人數還不到一半,不少村民當面調侃,“別說是市里派來的處長,就是省里派來的也不頂用!”


                                                面對村民的不信任、不配合、不買賬,張新建沒有氣餒,他上山頭、下田頭、到灶頭,逐門逐戶查民情、征民意、解民惑。為了拉近與村民的距離,不抽煙的他總在包里揣上幾盒煙,每到農戶家先敬上一根煙,這樣就坐得下、聊得起。經過反復走訪,村莊發展的優勢和短板進一步厘清,新村規劃方案得到完善,在村民代表大會上獲一次性通過。


                                                張新建的苦干實干逐漸被村民認可,村民也開始主動向他掏起了“心窩”。面對訴求和困難,他總是不遺余力。他手頭不寬裕,卻依然掏出2萬塊錢給生病住院的困難戶。正是因為其待村民如家人,村內人心越聚越齊,張新建趁勢而為,快速吸收了一批優秀賢能黨員成立村建房領導小組,著手籌備新村改建工作。


                                                此時,張新建的首屆任期將滿,原本持觀望態度的村民集體向上級打請求報告,希望他留下來幫助建新村。聽到這個消息,他毫不猶豫地留任了。


                                                干事有韌勁,“厚著臉皮、磨破嘴皮、踏破腳皮”


                                                張新建憑借“說干就干,一干到底”的“軸勁兒”,啃下了一塊又一塊鄉村發展的“硬骨頭”。


                                                按照計劃,新村建設的第一步就是整村推倒。但現實是有的人怕吃虧,不愿拆;有的人家底薄,不敢拆;有的人住慣了,懶得拆……面對村民們的“小心思”,張新建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用盡各種渠道和方式,三番五次上門做思想工作。


                                                村民呂月娥是新村建設中典型的“刺兒頭”。一開始連門都不讓進,張新建不但不氣餒,反而走得更勤快。通過兩個星期的努力,呂月娥總算愿意拆舊建新。就這樣一戶戶地走下來,張新建把全村村民的工作都做通了。由于思想統一到位,新村改造規劃得到全體村民的支持,100多間舊房一次性全部拆除完畢。沒等張新建松口氣,地基選擇等問題就接踵而至。經過反復推敲,張新建提議進行公開投標,每塊地基由價高者得。投標擇地基的做法既讓村民心服口服,也為村里籌資465萬元,填補了新村基建資金的空缺。


                                                2013年,村社“兩委”面臨換屆。深知帶頭人重要性的張新建了解到呂金玉和呂寬炤在村民中較有威望,便把情況跟鄉黨委反映,并多次動員兩人參選。長年在鄭州經營油漆生意的呂寬炤被張新建的真心誠意感動,毅然拋下生意回村參選,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在張新建協助下,村新“兩委”很快進入角色,工作順利鋪開。


                                                2014年,張新建第二輪任期滿,準備離開。呂金玉、呂寬炤帶領村民趕到鄉里,要求他繼續留任。呂寬炤甚至“耍起了無賴”:“是你把我叫回來的,現在你這個師父走了,把我撂在村里可不行!”呂寬炤的真情告白和村民的殷殷期待,讓張新建再一次選擇留任。


                                                發展有謀略,“爭項目、拉投資、辦民宿”


                                                2014年年底,仙居縣委組織部在經濟薄弱村選配第一書記,張新建被聘為金竹溪村第一書記,加上又是市里下派的指導員,雙重身份讓他感受到了責任重大。


                                                為了村莊發展,張新建千方百計想辦法、爭項目。短短5年,他拿下了村前河道治理、省級示范村建設、農家樂特色村建設等項目,爭取項目資金累計2200余萬元。轉眼間,村里大橋建成通車,新辦公樓、文化禮堂和家宴中心順利落成,呂氏祠堂成了清音書院、廉政家風教育基地,農家樂接待中心項目啟動,村里259間新房全部竣工,村民們歡歡喜喜住上了新房。


                                                此時,張新建已在金竹嶺腳村扎根五年,任期將至的他又一次面臨選擇。100多位村民再次摁下紅手印,聯名送出三封書信懇求他繼續留任,一封送到鄉黨委、一封送到市農辦、一封送到市委組織部。張新建又一次被鄉親打動,選擇了留任。


                                                經過數載努力,昔日破落小山村變成了美麗新家園,不少游客慕名前來游玩。此時,張新建嗅到了商機,和村“兩委”商量,決定一邊利用村里的資源優勢對外招商引資,合作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另一邊發動村民創辦民宿、農家樂,帶領村民創業致富。他多次到溫州、上海、杭州等地尋找投資商,邀請他們來村里實地考察。經過努力,浙江卡爾斯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年租20萬元租下村里四合院,用以經營民宿;仙居玖都風情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在村里開發高端民宿、親子樂園、游客接待中心等鄉村旅游項目。同時,張新建還跟附近“臺州民宿第一村”大莊村簽訂了每年2.5萬游客量共享協議。僅2018年國慶,村里就接待了游客1萬余人次,成為名副其實宜居、宜游的鄉村旅游精品村。


                                                “7年來,我和大家朝夕共處、風雨兼程,一起為村里發展辦了點實事,F在雖然人調走了,但我的心永遠留在這里,我會一直關注我們金竹溪的發展。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堅信,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在所有村民的努力下,金竹溪村會發展得更加生機蓬勃!”離村上車之間,張新建眼含熱淚,動情對鄉親們說道。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友情鏈接

                                                民發發農業網是幫助農戶“種的出,養得好,賣的掉”的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為農戶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發發農業網是親民的農業信息網站,助農惠民的好幫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9024770號-3
                                                 
                                                欧美xxxxx8